疯语君:法国国宝级木偶剧团 Royal De Luxe,在平凡世界上演“巨人”入侵。让成年人重新学会仰望,在满城的情感共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印记。
如果有一天你正从窗户看风景,猛然看见了这货.
妈呀,巨人入侵地球啦!
别慌张,这是在演戏呢,真的是在演戏!
所到之处,万人空巷
刚才您看见的这个巨大的身影就是法国国宝级街头剧团“皇家豪华木偶剧团”(Royal De Luxe)的当红小生,而该剧团的演出从来只在街头上演,你最熟悉的城市街角都是它的舞台。
虽然总部在法国南特市,但他们的行踪飘忽不定,世界各地到处巡游,所到之处无不万人空巷。
2014年6月6日,法国南特市,《普朗克之墙》THE PLANCK WALL
2012年4月20日,英国利物浦,《海洋奧德賽》(Sea Odyssey)
2009年10月2日,德国柏林,《推倒柏林墙》(The Berlin Reunion)
不是提线木偶,是鲜活的生命
这些巨人很大,真的很大
但是,你不会觉得他们是冰冷恐怖的怪兽。他们有血有肉,他们,尽管不说话,却像我们的同类,与我们情感相通。
看他们的眼睛。
看他们的表情、神态
他们有生命。走路的时候头部会转,眼珠会转,眼睛一眨一眨,呼吸的时候胸脯上下起伏,睡着的时候嘴巴会有小动作,还会发出轻微的打呼声;
巨人汪也是眼睛忽闪忽闪,摇尾巴,动耳朵。
全民入戏,全城追星
每每巨人剧团表演,人们就像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追逐偶像明星一样,疯狂的簇拥着巨人满街跑,但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有着巨大的身躯而和逼真的神态吗?
让我们回到2012年Royal De Luxe在英国利物浦的演出。这次里程碑式的演出是为了纪念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该剧名为《海洋奧德賽》(Sea Odyssey),利物浦正是这艘传奇游轮的始发地。
在戏剧上演前,剧团封锁了所有媒体消息,除了时间,人们对这次表演一无所知。仅仅在表演前一天,剧团才将巨人行进路线图发送到青年旅社以及街头店铺,方便大家第二天上街随时可以拿到。
表演一共持续三天,这就是其中一天的线路图。
右上角PG和GM代表不同的角色,三条暖色系线条代表PG路线,三条绿色系线条代表GM路线,同色系三条渐变色分别代表早中晚场次,圆点表示巨人会在该处驻足表演。
你可以自由选择跟哪一位巨人的戏。但问题来了,除非你早早就在起点守候,否则就算知道巨人几点出发,也不知道他们几点到目的地。而且就算在起点逮住了,那么多人也很容易跟丢。
如果跟丢了,你就要四处打听巨人现在在哪里,并且预测巨人下一个目的地好去蹲点。此时,路边的行人、街边卖报的大爷、甚至是远处的声音动静都是你侦查的手段。
到了预测地点,你还要预测巨人的朝向来决定站位,没办法,为了看个正面发个朋友圈真是不容易。期间,要是等不来就会纠结到底是死守到底,还是换个地点围追堵截。如果预测对了,欣喜若狂的等着;如果预测错了,还要折腾换地儿。这不是折磨人吗?
因为情节的连续性,谁也不想错过任何一场戏。就这样,满城皆变追星族。
一位住在当地的母亲说,自己16岁的儿子从不出书房,成天玩电脑,但是这次出奇的脱了宅,跟着巨人跑了整整三天、23里路。
看,这是小女孩出发的地点,起床了要洗澡、换衣、穿鞋。
这是她的陆地喷水船。
毕竟是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逛街,
逛的累了休息休息,
吃雪糕。
觉得闷了再骑骑自行车,
更是跑到市政厅广场门口,煞有介事的接见宾客。小女孩的每个动作都引起人们的阵阵尖叫,不过她有时也太调皮,恶作剧的把路边的汽车缝在地面。
而那边,另一位巨人的好戏也在上演。在利物浦海岸上,人们早已等在那里,却不见巨人的踪影。突然,只见巨人从海里升起。
当脚从水面抬起时,水花四溅。
他戴着潜水镜、穿着潜水服,所以,他刚去海底做什么了?
接着,巨人穿着潜水服走上了岸边。有时,他会停下来,脱掉潜水帽,让大家看看他的庐山真面目;
有时,他会坐下来喝水,故意假装把水撒了,泼在行人身上,逗得大家哈哈笑。
有的时候玩的有些过火,用水柱炸翻一辆汽车,大片呀!
路上,有乐队一直跟着潜水侠现场伴奏,奏的是英国人民喜爱的Beatles。还有一架大炮也诡异的跟着行进,突然,一声巨响,大炮里炸出了许多五彩的纸片,当行人抢到来看时,发现是泰坦尼克遇难旅客生前写给亲人的明信片。
看到这里,人们大致猜到了,潜水侠去海底找到了泰坦尼克号,拿到了遇难者写给亲人的信件。
仔细读明信片,发现潜水侠在找人?于是第一天过去了。晚上剧团有报纸讲述当天的故事。
第二天,小女孩从背后看到了潜水侠的身影,转到正面。这时,一辆大喇叭播音车驶近,工作人员放上一片超大唱片播放音乐。小女孩看到了潜水侠的脸以后,高兴地跳起舞来,然后走向潜水侠。原来这是她失散多年的叔叔,为她带来了遇难爸爸的明信片。
相遇时,叔叔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此时,当人们追着巨人走得、找得、挤得、累得半死的时候,突然眼前出现了这么温暖的拥抱,再想到自己生活的城市百年前的经历的灾难,顿时眼泪夺眶而出。
所以,当媒体每每形容看戏的人们最后会笑中带泪,你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吧?
四海皆准的通用语言
人们爱这些大个子。
小朋友们高兴地骑在巨人族身上。
写上喜爱的标语。
更有一次,在2014年南特市上演的《普朗克之墙》(THE PLANCK WALL)的最后一幕,慈祥的奶奶就要归去了,前一天有剧情提醒大家要穿白色的衣服为奶奶送别。
一位中国游客觉得不会有几个人当真的,也没有穿什么白衣服,但是第二天他惊呆了,罗瓦尔河畔真的站满了身穿白色衣物的人们为奶奶送行,可见人们对这出戏的认真程度。
送别仪式时,音乐响起,烟雾缭绕,气氛非常浪漫。河面的一片被染成荧光绿,仿佛为奶奶开启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道路。整个仪式庄重而不悲伤,让人感动。正所谓全情投入,全城入戏。
到这里,你应该可以看出,Royal De Luxe如此受人们喜爱,主要是他们借巨人木偶为载体获得了人们的“情感共鸣”,而这,才是世界真正的通用语言。
剧本创作,都是到当地实地生活,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故事后现场创作的。比如2012年的利物浦《海洋奥德赛》(Sea Odyssey),剧团连续三天在利物浦的默西河、码头和斯坦利公园等地体验生活。
1997年,剧团在喀麦隆驻扎了六个月,创作了《骑自行车环游喀麦隆》,回国时带回了6米高的“黑人孩子”。
正如剧团的剧务代表Gwenaëlle Raux所说,
“我们表演的是城市的故事和历史,他们呼唤集体回忆,始终让观众激情洋溢,同时也留下自己的印记。”
而巨人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巨大身躯,让成年人学会重新仰望,仿佛回到童年,仰望着自己的父母,仰望着慈祥的奶奶。
NB的商业模式
到底什么样NB的公司才能做出这么NB的事情呢?这就不得不说到Royal De Luxe的灵魂人物,创始人Jean-Luc Courcoult。他从14岁时爱上戏剧,于是在学校选修了戏剧课。当他第一次上台表演时,发现平时害羞的自己在舞台上一反常态,可以自如的掌控自己的情绪,从那时起,他下定决心,要把戏剧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
当大学正式踏入戏剧学院后,他发现自己对那些理论课丝毫不感兴趣,于是没事就跑到一家戏剧中心的街头表演工作室打工。于是便一发不可收拾。
他深深地觉得,每个人都需要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体会诗意和激情,每个人都有看戏的权利,为什么要大费周折走到剧院呢?为什么要那么高的票价把很多人拒之门外呢?
于是他发誓,要开一家戏剧公司,只在街头表演,城市就是舞台,而且,所有人全!部!免!费!
好吧,疯语君不知道这个疯子是怎么想的,他想喝西北风吗?还是早就密谋好了商业模式?
24岁那年,他开办了Royal De Luxe (皇家豪华木偶剧团),秉承自己的初衷,街头表演、全场免费。当然,他们的生意不错。
表演出场费,全部由当地政府和机构买单。每场收费也是不菲,比如文中提到的2012年利物浦的《海洋奥德赛》,利物浦政府耗资250万美元(约1600万人民币),其他城市也从150万到350万美元不等。不过,当地政府可不是傻子,利物浦政府发表报告称,由表演带动的旅游收入高达5000万美元(2.3亿人民币)。
不过也有嫌贵不买账的,比如美国的芝加哥,他们在12月上旬刚刚宣布原定于2016年夏天上演的巨人木偶表演合同中止,理由是几百万美元太TM高了,不约。其实消息人士猜测是芝加哥居高不下的枪击案件让政府对这种全城人民齐出动的事件感到非常不安。
不过想到世博中国馆的清明上河图就是2000万的买卖,疯语君想弱弱的问一句,我们能哪天也把巨人木偶剧引到中国来么?
NB的团队
商业模式NB,Royal De Luxe的团队也很NB。
瞧瞧这团队都是什么组合呀?他们自称公司是发明家、手艺人、诗人、特技演员和废品买卖人的组合,每个人都一专多能,既从事表演也从事技术工作。
比如老大Jean-Luc Courcoult就拒绝被称为先锋艺术家(虽然他就是),他说自己是手艺人、剧院工人。
看看这照片,恩,工人的即视感没商量。
哈哈,没有啦,其实还是很可爱的艺术家!
艺术家就是艺术家,他的员工说道,老大时不时就会冒出个想法,于是就口述,要求团队把他脑子里的东西做出来,没有图片、没有文字!而且,他的字典里没有“不”这个字,团队说做不到就会惹怒他。不过事实证明,想法总会变为现实,反正都是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他的团队也享受天马星空的创作过程。
前面说到团队成员有废品买卖人,真不是开玩笑。看看Royal De Luxe的公司前院,全部堆满了废品。公司把这样的前院成为“博物馆”!
除了主要的材质木头外,巨人木偶的很多零部件,就取材于这些废品。比如巨人的头发是马毛做的,睫毛是扫帚做的,眼镜取材于街灯!小编想说,你们不缺钱吧,就不能整点像样的吗?
不过,看到这些巨人时,望着他们脸上的疤痕和锈迹,你会觉得有一种工业社会的苍凉感,他们身上承载着历史的印记。
为什么有人自称手艺人呢?
因为所有的巨人木偶都是纯手工打造,而且及其精巧。比如每个巨人木偶都是由轻巧柔韧的杨木制造而成,被液压滑轮和20到40人控制的杠杆系统所操纵。巨人的各关节均装有先进的电动马达和液压装置,以及数十根粗钢绳。
细节也是十分到位。
为什么又有人自称杂技演员?
请看这些巨人都是怎么动起来的?原来,有一部分操作人员拉着钢绳不断从高处跳到地上,滑轮带动机关,巨人才能前行。
而眨眼、微笑这些细小的动作要整个团队能够同时准确无误的默契配合,他们微妙的合作令人惊叹。如7.5米高的小女孩需要26人,而9.5米的大个子巨人,更是需要30个人一起配合。
就是这样的团队,演出风雨无阻。他们经常在雨中淋湿了衣帽,依然消耗着巨大的体力,坚持为观众奉上最精彩的表演。
他们爱这些巨人木偶,他们认为这些木偶是有生命的。他们会和木偶说话,当木偶受伤时,大家会哭泣。大家创造了这些生命,于是也爱这些生命。
而这些生命,也激励着另外一些生命。在仰望巨人的瞬间,他们在提醒我们,其实我们不过是人类而已。
嗨玩疯人院认同本文内容和观点并与您分享。查看版权申明